零部件加工結合強度高、耐腐蝕與高精度要求,每項工藝都關乎船舶的性能與航行安全。從金屬成型到焊接,技術的突破塑造著海洋裝備制造的前沿水平。
金屬成型是加工的基礎工序。數控切割技術根據板材特性智能選擇加工方式:火焰切割適用于厚鋼板,激光切割則專攻薄型金屬與有色金屬,二者兼顧效率與精度,減少材料變形。對于船體曲面鋼板,卷板機配合三維模擬實現成型,保障曲面弧度符合設計標準。
焊接工藝堪稱船舶建造的“生命線”。埋弧焊憑借強大的熔深能力,成為船底龍骨等厚板結構的主力焊接方式;氣體保護焊則以隔絕式保護,保障鋁合金船體的焊接質量。新興的攪拌摩擦焊無需熔化金屬,以固態(tài)連接技術實現強度高、低變形的鋁合金焊接,廣泛應用于郵輪上層建筑。
精密機械加工賦予零部件優(yōu)異性能。五軸聯(lián)動加工通過多維度銑削,將螺旋槳、舵葉等復雜曲面零件打磨至理想精度,提升船舶推進效率。電化學加工則突破傳統(tǒng)切削限制,針對高硬度材料實現無損拋光,保障軸類零件的性能。
此外,脹接工藝保障管路系統(tǒng)的密封性,強度高螺栓連接穩(wěn)固主機基座,各工藝協(xié)同配合,共同構建起船舶零部件加工的技術體系,推動海洋裝備制造向更高精度與可靠性邁進。